欢迎来到 知花蜂蜜网 回首页

专家认为,这样的蜂蜜才能上市

2016年09月18日 09时35分25秒 来源: 互联网
导读:一边是“指标蜜”横行市场,一边是真蜂蜜节节败退。销路不畅,价格一再受冲击,蜂蜜难以回归本身价值,不仅让蜂农、蜂企很受伤,更让消费者越来越难吃到真蜂蜜。作为蜂

一边是“指标蜜”横行市场,一边是真蜂蜜节节败退。销路不畅,价格一再受冲击,蜂蜜难以回归本身价值,不仅让蜂农、蜂企很受伤,更让消费者越来越难吃到真蜂蜜。作为蜂蜜生产大省,湖北蜂蜜产量约占全国60%。应对“劣币驱逐良币”现状,我省蜂蜜从业者和监管者一致认为,只有“内外兼修”,才能扳回局面。国标滞后,打假无法可依
在造假、检测、标准三者的赛场上,造假手段遥遥领先,检测技术穷追不舍,而标准总是最后一名。
随州集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邹卫科介绍,10多年前,蜂蜜造假的方法是用玉米糖浆勾兑。2005年,我国出台了GB18796-2005蜂蜜国家标准,规定蜂蜜的碳—4植物糖百分含量不得大于7。玉米是碳—4植物,如果在蜂蜜中掺入玉米糖浆,很容易原形毕露。2008年前后,通过水解可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的大米糖浆,成功突破“碳—4”制约,升级为新的造假工具。国标却束手无策。直到3年后,SM—R(蜂蜜中大米糖浆)检测技术宣告成功,这一造假手段才被发现。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大米糖浆并非蜂蜜造假的终点站。甜菜糖浆出现后,让碳—4、SM—R检测再度失灵,成为“新宠”。
而2011年出台的GB18796—2011蜂蜜新国标,在卫生标准和检测项目方面,似乎不进反退。“2011版放宽了荔枝蜂蜜、野桂花蜂蜜的蔗糖限量要求,检测仍停留在碳—4植物糖含量上。”邹卫科说。标准缺失,使执法部门打假时陷入执法无据的境地。省食药监局一监管人员坦言,在日常监管中,他们明明发现有造假企业在仓库里堆放着大米糖浆,甚至摸清了大米糖浆的供应链条,却无法查处。“我们缺少关键性的检验证据,无法采取进一步的行政措施。”他呼吁,蜂蜜国标必须具备打假功能,还要有超前意识,以确保监管有法可依。
专家认为,这样的蜂蜜才能上市
规范标识,让蜂蜜成分一目了然
尽管“指标蜜”通过了QS认证,对人体健康并无大碍,但真假蜂蜜的营养价值完全不同。“让真假蜂蜜一目了然,需要在标识标签上下功夫。”武大公共卫生学院王素清教授说。
据悉,一般食品预包装上都有详细标签标识,包括配料表和营养成分等。一瓶蜂蜜,含有哪些添加剂,是否含有糖浆等添加物质,及各项成分比例都应该标注清楚。然而,记者昨日在武昌东亭一家超市看到,货架上20余款价格偏低的蜂蜜,配料表里只标注了原料蜜,而对糖浆和添加剂则讳莫如深。只有一款柠檬蜂蜜,明确标明含糖浆,并在标签角落“坦承”是蜂产品。“就像乳制品分为纯牛奶、乳饮料等,蜂蜜也应在包装醒目位置标明是蜂蜜或者蜂蜜制品,以免误导消费者。”王素清建议,在最新国家强制性标准出台前,可通过制订行业标准来规范蜂蜜的标签标识,并由龙头企业带头推进。
奶粉的标识销路再难,也要生产“良心蜜”
专家认为,这样的蜂蜜才能上市
在“指标蜜”大举入侵下,真蜂蜜企业如何寻求出路?8月底,在针对蜂蜜抽检不合格企业的约谈会上,省食药监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朱钦炳一语中的:“销路再难,企业也要生产‘良心蜜’啊!”
对于誓酿“良心蜜”的企业来说,集约化生产、开发高端产品,或许是应对良方。为此,记者来到位于江夏的武汉小蜜蜂公司,透过全透明的参观走廊,可以直击蜂蜜生产的每个细节。“生产过程向消费者无死角公开!”公司相关负责人刘锐拍着胸脯说。据悉,该公司设置了87项检测标准,能对蜂蜜真伪、抗生素和农药残留等进行逐项检验,建立了一套可追溯“从餐桌到田间”“从餐桌到蜂箱”的质量管理体系。“规模化生产是蜂企未来的发展方向。”十堰市蜂业协会会长陈西喆说,这样,企业才能把控不同花期、不同蜂种的蜂蜜,实现对蜜源的科学管理。“蜂蜜产业需要一点向前突破的勇气。”朱钦炳说,当前“指标蜜”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真蜂蜜企业与其进行无意义的价格战,不如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中高端市场。
更多你需要的文章请点击: 柠檬蜂蜜水的作用  蜂蜜苹果醋  蜂蜜的好处  空腹喝蜂蜜水好吗  晚上喝蜂蜜水好吗 
本文链接:https://www.zhfengmi.com/show/56-10431.html [复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链接)
本文手机链接:https://m.zhfengmi.com/show-56-10431
中华蜂蜜网官方微信-蜂蜜知识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