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知花蜂蜜网 回首页

“海东蜂王”的喜与忧

2019年01月27日 21时46分23秒 来源: 互联网
导读:  捧着“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的奖牌,马少荣并没有像许多获奖社团那样欣喜若狂,相反,他还有些闷闷不乐。尽管在全国受表彰的近600个社团中,他的社团是惟一一个养蜂业

  捧着“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的奖牌,马少荣并没有像许多获奖社团那样欣喜若狂,相反,他还有些闷闷不乐。尽管在全国受表彰的近600个社团中,他的社团是惟一一个养蜂业协会。  作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养蜂协会、海东蜂业协会的双料会长,马少荣这些年领过很多奖项获得过许多荣誉,但他的“胃口”远不在于此,蜂产品产、供、销脱节,资源优势没有转换为产品优势,小、散、乱的经营模式,形不成合力,打不出拳头产品……一切一切让马少荣对海东乃至全省蜂产品发展远景忧心忡忡。  今年40多岁的马少荣原是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南庄子村村民,自小跟着父亲养蜂,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70年代末,马少荣开始走南创北,带着蜜蜂把理想和憧憬撒向了五彩的大地。他结束了传统养蜂人单枪匹马、各自为战的养蜂方式,把散乱的养蜂专业户组织到一起,成立了“民和养蜂协会”,他被大伙儿选为会长。到了2006年,马少荣又经过积极努力,在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成立了“海东蜂业协会”,他再次当选为会长。现在,他们的会员遍及海东6县和大通、门源、贵德等县以及甘肃省的一些地方,会员达300多户。  两个协会的成立,加强了养蜂户之间的联系,可以处理养蜂户在生产过程中的诸如蜜蜂运输、蜂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力地维护了养蜂人的切身利益,真正发挥了养蜂户“娘家人”的作用。2007年,他还申请成立了“民和县蜂业科技中心”,广泛开展科技咨询、业务培训、新品种推广、蜂疗保健等业务,努力为广大蜂农和群众服务。  马少荣在热心蜂业协会工作的同时,积极扩大自己的养蜂事业和新蜂种研发工作。2007年,他为了扩大养蜂规模,创办了青海惟一的一家蜂农合作社―――民和雪域蜂业合作社,加盟会员风险共担、利益同享,开始了规模化养殖生产。目前,这个合作社的蜂农们一年生产的蜂蜜达100多吨、花粉20多吨。马少荣自己的养蜂事业也逐渐壮大起来,他已经在民和、乐都、大通等县建起了3个蜜蜂养殖场,所养的蜂群有500多箱,年生产蜂蜜、花粉、蜂王浆等蜂产品十几吨。他的蜂产品也已经注册了国家商标,他们生产的“蜂奇宝”系列产品已达35个品种。马少荣还取得了蜜蜂育种许可证,并且繁育出了蜜蜂青海一号、青海二号新品种。同时,经过他多次提供数据、标本,与云南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专家共同挖掘、确定了早已消失的我省特有的蜜蜂蜂种―――青海东方蜜蜂。现在这一蜂种正在向国家有关结构申报新蜂种认定书。马少荣是海东名副其实的蜂王。  但凡有全国性的各种养蜂大会、蜂业博览会,就一定有他的身影。2007年8月他参加了在台湾召开的 “海峡两岸第六届蜜蜂与蜂产品研讨会”; 2007年底,他应邀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届全国优秀民营中医蜂疗结构表彰大会”,荣获蜂疗推广贡献奖,并被选为“中国中医蜂疗研发专业委员会”委员;2008年10月,他参加了在我国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的第九届亚洲养蜂大会。这次大会来自世界五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马少荣作为青海惟一的一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介绍发言。  打小就和蜜蜂打交道的马少荣,视蜜蜂如生命,为蜂产品走向全国、走出国门奔波忙碌。但依照他的说法,总是且喜且忧,他说,现在海东地区没有一家蜂产品加工企业,全省的几家蜂产品企业也都是一些单一的加工企业,它们大都没有养蜂基地。他每次参加省内外养蜂、蜂产品大会时,外商对他所带去的原生态蜂产品常常赞不绝口,有时一些人还当场订货,可他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尤其对国外客商只好回绝,因为他们目前还没有取得产品出口许可证。从这点上看,他希望海东乃至青海的养蜂业能够尽快抱团突围,建立起青海的大型养蜂基地,组建蜂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使蜂产品开发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加工体系,进一步挖掘潜力,创出地方名牌产品,尽可能地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为促进我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更多你需要的文章请点击: 蜂蜜怎么做面膜  蜂蜜去痘印  牛奶加蜂蜜的功效  生姜蜂蜜减肥  养蜜蜂技术视频 
本文链接:https://www.zhfengmi.com/show/51-78843.html [复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链接)
本文手机链接:https://m.zhfengmi.com/show-51-78843
中华蜂蜜网官方微信-蜂蜜知识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