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知花蜂蜜网 回首页

蜜蜂育种|科学利用评价蜜蜂良种

2017年11月17日 09时09分08秒 来源: 互联网
导读:农业是解决人类吃饭、穿衣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第一产业。农业生产体系包括植物农业(即种植业)和动物农业(畜牧业或养殖业)两大部分,从农业经济学的观点出发,畜牧业

农业是解决人类吃饭、穿衣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的第一产业。农业生产体系包括植物农业(即种植业)和动物农业(畜牧业或养殖业)两大部分,从农业经济学的观点出发,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比例的高低,客观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达的程度。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生产水平都比较高,其畜牧业产值平均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如美国占到70%,德国占73%,而新西兰、丹麦等国家的畜牧业产值甚至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9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畜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本世纪初,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已提高到35%左右,个别发达省市达到或超过50%。
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国际权威机构的科学评估,影响畜牧业发展的因素中,品种改良占40%,营养与饲料占20%,疾病防治占15%,繁殖与行为占10%,其他因素占1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品种改良在畜牧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养蜂业作为畜牧业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无论是国内蜂群数量、各种蜂产品的总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在蜂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中,蜜蜂品种的改良、培育及杂交蜂种在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鉴于我国幅员辽阔,蜜源植物种类繁多,气候差异较大以及蜜蜂品种(系)众多,在利用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对其使用效果的评价则更应有科学的方法,避免以偏概全,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1 当前我国养蜂生产中的用种现状
引种的目的是为了改良现有蜂群的血统结构,提高其生产力,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受我国养蜂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的养蜂者在引进和利用蜂种时,尚不能像国外养蜂者那样从专业育王场大批量引进品种进行全场蜂王的更换,只能从专业育种场引进1〜2只种蜂王,再自行育王,与当地雄蜂交配,进行杂交育王后用于生产。因此,养蜂者所利用的蜂种都是杂交一代或二代有的甚至是杂交多代,其在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型也不一致,生产、繁殖性能参差不齐,优劣兼具。宄其原因,除与引进的蜂种种性有关外,与养蜂者引种后在自行育王杂交过程中的雄蜂的血统构成也是密不可分的。
2 杂种优势具有相对性
蜜蜂的不同品种或同品种的不同品系间进行杂交,其后代具有一定的杂交优势,这是广大养蜂业者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的规律。然而在生产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杂交种都具有优势,以黑体色的蜜蜂如卡蜂为母本,与黄体色的蜜蜂如美意为父本进行组配杂交种,其后代为杂交一代,表现为该蜂群的采集力强,节省饲料,但蜂王浆生产性能则不如父本蜂群,繁殖性能超过其母本蜂群,在北方越冬性能表现优良。反之,若以美意为母本,以卡蜂为父本培育蜂王,则其后代表现又不尽相同,该蜂群的繁殖性能、蜂王浆生产能力略逊于母本,蜂蜜生产性能、饲料节省程度及在北方的越冬性能强于母本,与父本蜂群相比则有显著的优势。
这是相同蜜蜂品种正、反交之间后代表现型不同的简单示例。在生产实践中还会发现,两个蜜蜂品系间正交具有杂交优势,而采取反交形式进行组配后,其后代表现则大相径庭,生产、繁殖性能均不如父本、母本的情况也会经常出现。因此,利用蜜蜂的杂种优势要有基础性试验或示范,不可随机、盲目进行,否则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弥补。
3 针对养蜂生产的三个要素科学引种
蜂群、气候、蜜源是养蜂生产中三个基本要素,三者既具有独立性,又密不可分。蜜粉源植物资源是发展养蜂生产的物质基础,健壮的蜂群和适宜的气候则是夺取养蜂生产丰收的保障。因此,养蜂者在决定引进蜂种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蜜源条件及当地蜂群的血统结构,有针对性地科学引种。如在北方,冬季寒冷、蜂群越冬期较长,宜使用黑体色蜂种或以黑体色蜂种为母本的杂交种,如卡尼鄂拉蜂或其杂交种,类似血统构成的蜂群越冬死亡率低,节省饲料;而在南方温度较高地区,则应使用黄体色蜂种或以黄体色蜂种为母本的杂交种,如美意蜜蜂或其杂交种,以适应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
同样,生产目的与生产方式也是引种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以生产蜂蜜为主的蜂场应引进黑体色蜜蜂或其杂交种;以生产蜂王浆为主的蜂场则应引进黄体色蜜蜂或其杂交种。定地及小转地的蜂场与长途大转地的蜂场的引种目标也不一样,意蜂或其杂交种适合长途转地的优势则是我们引种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另外,蜜源条件也是引种时应注意的问题之一。有连续大蜜源地区,应引进意蜂或其杂交种;而连续大蜜源较少,零星蜜源丰富地区则适合饲养黑体色蜜蜂或其杂交种。特别是近2年来,由于饲料糖价格的飞速上扬,很多养蜂者转而引进黑色蜂种,这也是考虑利益最大化的具体体现。
最后,蜂群其他方面的特点,如蜂胶生产性能、采集花粉性能、抗病力、抗逆性、温驯性、盗性等都是引种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养蜂者应根据各自的特点来合理选择良种。
4 蜂种性能的优劣具有相对性
蜜蜂属营群体生活的社会性昆虫,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进化过程中,不同的蜜蜂品种(品系)逐渐形成了适应所在地域气候、蜜源特点的生物学特性,构成了各地养蜂生产的当家蜂种,如欧洲的意大利、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以饲养意大利蜜蜂为主,该蜂种在上述地区表现为繁殖速度快,维持群势强,蜂蜜产量较高,而相同的意大利蜂在较寒冷地区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故饲养者较少。相反在高纬度地区,耐寒性能较强的黑体色蜜蜂如卡蜂、高加索蜂等饲养量远超过意蜂,这充分说明,蜂种的优势是相对而言的,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蜂种,黑色蜂种的蜂蜜产量高,但其蜂王浆产量、花粉生产能力、耐热性能等远不如意蜂,反之亦然。因此,不能只追求蜂种的全优性能,只要主要指标符合我们的引种目的即可,其他指标可以作为引种的参考因素。
5蜂种的生物学特性不可一概而论
蜜蜂育种|科学利用评价蜜蜂良种
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如黄色蜂种(意蜂的蜂王产卵速度、维持群势能力、蜂王浆、蜂花粉的产量等均高于黑色蜂种(如高加索蜂),尤其是王浆产量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在蜂种使用、评价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意蜂和高蜂的繁殖速度、维持群势能力进行比较,区分优劣,而应最终比较其单群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养蜂者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另外,蜂种的抗逆性受所处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要加以综合考虑。
6蜂种经济价值评价要讲科学
任何蜜蜂品种(系)的存在都有其客观必然性,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人类追求经济价值的不同导致了蜂种地域分布的不同。因为有了人为的选择,自然会产生对蜂种的不同评价,但评价要讲求科学,不能有随意性。
6.1 专人负责
所有参与评价的蜂群应由专人负责饲养管理,采取相同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包括饲料的补充、蜂蜜生产、定群标准、测试时间的统一等。
6.2 放置在同一个蜜源场地
将所有参与评价的蜂群放置在同一个蜜源场地来进行评价,这样能保证蜂群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同,特别是蜜源条件,它是蜂群繁殖的基础。如果将参与评价的蜂种放在几个不同的场地,由不同的技术人员来管理,其测试结果则根本没有可比性,无科学性而言。
6.3 蜂王质量应尽量相同
参与评价的蜂群所用蜂王应为在同一个蜜源场地、同一时期培育而成;培养群的群势、饲料情况、培育王台数量力求一致;参与交配的雄蜂血统力求统一,这些都是保证培育相同质量蜂王的保证。不可只注重母本,将随意培养的蜂种放在一起进行评价。
6.4 蜂种组配的准确性
由于蜜蜂交配行为的特殊性,进行蜂种评价时,最佳的方式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确保准确无误,不能将人工授精蜂王与自然交尾的蜂王放在一起来进行蜂种经济价值的评价。
综上所述,蜜蜂的引种、使用及种性评价是一项系统、科学的工作,受人为选择、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只有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长期的工作,才能选育出适合不同地域特点、蜜源条件的蜂种,真正为养蜂生产者服务,避免出现偏差。
推荐阅读:
小蜜有话|想长命百岁么?请选择这个职业——
蜂研新闻|小蜜蜂下山了!
蜜蜂文化|蜜蜂是一种吉祥物
蜂国趣闻|蜜蜂王国那些让人震撼的数字
蜜蜂育种|科学利用评价蜜蜂良种
养蜂技术|学会箱外观察,养蜂运筹帷幄
长按二维码,欢迎关注吉林蜂研微信公众平台
平台功能
发布蜂业信息
传播蜜蜂文化
介绍优良蜂种
推介科研产品 
宣传蜂类授粉
进行研发推广
践行科技扶贫
建设生态产业
蜂研蜂采
文/泽华
吉地松江续长白,
椴黄应香槐。蜂飞促农提质效,研发扶贫保生态。创制良种遍华夏,新锐熊蜂授粉来。发掘乌拉蜂文化,展翼启航百花开。
责任编辑:小蜜
更多你需要的文章请点击: 家家蜜森林蜂蜜  蜂蜜结冰  蜂蜜加柠檬汁敷脸好吗  面粉蛋清蜂蜜面膜  蜂蜜结晶真假 
本文链接:https://www.zhfengmi.com/show/79-27220.html [复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链接)
本文手机链接:https://m.zhfengmi.com/show-79-27220
中华蜂蜜网官方微信-蜂蜜知识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