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知花蜂蜜网 回首页

养蜂蜂场环境

贵州蜂业

2019年04月18日 12时50分39秒 来源: 互联网
导读:一、概况 (一)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的东北部, 总面积17 6万平方公里,人口3237万。全省平均海拔1000m左右。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一、概况

(一)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的东北部, 总面积17.6万平方公里,人口3237万。全省平均海拔1000m左右。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除西北部地势高亢、气温较低外,绝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平均温度14-20℃,年平均降水量900-1200mm,无霜期一般在270天以上。贵州山多,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差异大。全年阴雨、雾日较多,日照不足。

(二)蜂业资源

1.蜜粉源资源 全省有养蜂价值的蜜粉源植物60余种,发展养蜂生产的条件优越,主要蜜源有4种:

(1)油菜 播种面积41.2万公顷,全省各地均有分布。贵州油菜有白菜型、芥菜型、甘蓝型三种,开花早迟不一,花期长达4个半月。南部的兴义、罗甸、望谟、贞丰、关岭、镇宁及北部边缘地带的赤水、习水(二郎),12月下旬始花,3月上旬结束;三都、兴仁稍迟,为元月中下旬一3月中旬。上述地区因油莱开花早,是意蜂的越冬、春繁场地。中北部地区(以遵义地区为主)的甘蓝型油菜,开花期则为3月上中旬-4月中下旬。意蜂常年群产蜜量可达25-40kg,产蜂王浆0.3kg。全省年产油菜蜜约700吨,占全年蜂蜜产量的35%左右。此期所产的蜂王浆,约占全年产量的30%-40%。

(2)苕子 全省栽培约4.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黔西南州、毕节及安顺地区、六盘水市和中部地区。苕子花期随纬度北移、海拔升高而推迟。苕子泌蜜稳定,每群蜂常年可取蜜20kg。贵州年产苕子蜜约300吨,占全省年产蜜量的15%左右。

(3)乌桕 全省栽培约1.3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乌江、赤水河流域。6月上中旬始花,花期30-40天,大流蜜期20天左右。意蜂常年群产蜜量可达30-40kg。全省年产乌桕蜜约500吨,占年产蜜量的25%左右。

(4)香薷类 贵州的香薷类蜜源系由野草香、香薷和多年生的野坝子等组成,多以野草香为主。主要分布于南部及西部地区。香薷由高海拔向低海拔地区渐次开放,花期 9-11月,长达两个半月。香薷蜜多粉足。贵州境内的蜂场,一般可转地来两个香薷蜜源。意蜂常年群产蜜量可达10-15kg。贵州年产香薷蜜约100-200吨,约占年蜂蜜产量的10%左右。

贵州除上述四大蜜源外,能构成一定蜂蜜产量(多在100吨以下)的蜜源还有: 荆条,它与乌桕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主要开花流蜜期7月-8月中旬; 紫云英,主要分布于黔东南、铜仁地区,花期3月中下旬-5月上旬;荞麦,除黔东南外均有分布,9月中旬-10月开花;野菊类,包括千里光、火草、野菊等各地均有,10月中旬-11月中旬开花。此外还有刺槐、车轴草、柃属植物主要分布于黔东南林区等。贵州的柃属种类多达18种, 花期11月中旬至次年3月初,蜜质好,储量大,每年可产蜂蜜100-150吨,有待开发利用。

贵州能生产蜂花粉的蜜粉源植物有荞麦、三叶草、玉米,其次是紫云英、向日葵。荞麦和玉米都能生产纯度极高的单一蜂花粉。除黔东南外,玉米在贵州各地均有种植,六七月份可大量脱粉。

2.中蜂资源

据1984-1986年贵州省中蜂资源调查的结果,贵州中蜂可分为两个不同的生态类型,即分布于西部高寒地区的中华蜜蜂东部亚种云南高原生态型(工蜂体色偏黑),和分布丁东部广大地区的东部亚种湖南型(工蜂体色偏黄)。后一类型的中蜂,性温驯,育虫较早(与云南高原型相比),能维持较大群势(4-7框的占64.7%-68.1%,8-10框的约占20%左右), 工蜂个体较大,与国内其他地区的中蜂相比,贵州遵义地区的中蜂(贵州中蜂后一类型的代表种群),在吻长、翅长、体型大小等经济指标上,仅次于分布在川西、甘南一带的阿坝亚种,而优于其它中蜂。该蜂种抗囊状幼虫病的能力强,生产性能好,每群产蜜量可达50kg左右。

贵州中蜂多分布于广大山区,对开发黔东南丰富的柃属蜜源,具有外来蜂种不可取代的作用。

二、蜂业简史

(一)古代蜂业

贵州少数民族对蜂产品的利用,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唐代(618-907) 的贵州少数民族对京城王朝的贡赋,以蜂蜡为大宗。居住在贵州的苗、布依、水、忔佬等少数民族很早就懂得利用蜂蜡来制作蜡染布, “先用蜡绘于布,而后染之,既染,去蜡则花见”(1796年清乾隆《贵州通志》)。苗族称蜡染为“木”, 水族称之为“叶桑”。自唐一直至清朝,贵州蜡染素负盛名,也是历代的主要贡品。

(二)1949年以前的养蜂业

1949年前的贵州养蜂业,主要是沿用传统方法饲养中蜂,将收捕来的野生蜜蜂或分蜂群,置于树筒、木桶、竹笼(外用牛粪糊严)、箱柜内饲养,割脾榨蜜,养蜂仅作为一项副业生产。这种方法养蜂甚为兴盛。30年代正安县养蜂70桶(群)以上者就有30多户。

1930年前后,贵州有识之士曾引进意蜂,并试图改良饲养中蜂,政府有关部门亦有所提倡。1926年,贵州实业厅曾发训令,提倡开展养蜂教育,饲养意蜂,并要各县知事“广为布告,并于实业局内查酌举办,以资倡导”。1936年,天柱杨昭荣、杨宗权与罗盛德等曾由湖北运回意蜂12群,提倡改良。贵阳与四方并等处,亦有饲养意蜂者,其蜂种系由云南之昭通运入。1937年《中国养蜂》各家蜂讯报道:“最近有贵阳徐乾章者,首先提倡改良中蜂。”1937年仁怀县农场秋季计划亦有发展养蜂一项, 并养有中蜂6群(活框)。1948年,贵州省建设厅还向省内各专员公署、农业改进所等转发了当时国民政府农林部颁发的《养蜂场登记规则》。50年代以前,虽有人引进意蜂,提倡改良中蜂,但由于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却始终收效甚微。

三、当代蜂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贵州的养蜂生产仍很落后。1950年,《贵州省农业生产奖励办法》中明文规定:“家庭养蜂,其收入不论多少, 一律免征负担”。积极鼓励养蜂。1952年,全省仅有传统方法饲养的中蜂2.6万群。1953年,全省仅收购蜂蜜7.5吨,蜂蜡5.4吨。

在各级政府大力倡导、扶持下,经过30余年的努力,贵州养蜂业在生产、科研、教学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80年代末, 全省饲养蜜蜂已达16.5万群(中蜂13.5万群,意蜂3万群),养蜂总产值620万元,蜂产品加工业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一)意峰的饲养和发展

贵州虽曾先后引进过多种西方蜂种,但生产上起主要作用的一直是意蜂。意蜂的饲养和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

1.起步时期(1956-1971年)

1956年,浙江金华人严仁定夫妇受羊艾农场委托,购买53群意蜂带入贵州。次年扩大到10个单位饲养,并组建了省农业厅种蜂场。1958年,养蜂正式列入省农业厅工作日程,制定了全省生产规划,明确贵州发展养蜂的方针为:“大力繁殖意蜂,逐步改良中蜂,培养技术人员……”。当年,遵义专区外贸、省商业厅从湖北,省农业厅自天津共引进意蜂1485群,分配到遵义、兴仁、安顺、铜仁地区的各重点县,组建了大批社、队及国营蜂场。但因受“左”的影响和遭受自然灾害,大多数养蜂场相继失败。1962年后,养蜂业逐步走上了正常轨道。省农业厅组建了养蜂组,附设实验蜂场。重点州、市、县农业局也相应配备了养蜂管理干部,加强了对养蜂生产的指导。1964年,全省意蜂发展到2000群。主要集中在省级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及国营农场饲养。许多养蜂场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并先后为各地培养了大批养蜂人才,起到了试验示范和提供蜂种的作用。60年代后期,养蜂生产趋于停顿。1968年前后,一些重要的养蜂场相继撤消或失败。

2.迅速发展时期(1972-1979年)

1972年,贵州省农业厅、商业厅在贵阳联合召开了全省首届规模较大的养蜂生产会。会上进一步明确了“积极发展集体养蜂、鼓励社员家庭养蜂”的方针,掀起了养蜂生产热潮。1973年,全省蜂群发展到19万群,其中意蜂有3170群。当时有国营养蜂场25个,集体养蜂场425个(包括中、意蜂)。1974年前后,贵州爆发中蜂囊状幼虫病,全省中蜂损失70%-80%。为尽快恢复养蜂生产,1974-1976年,省地县农、商、贸各部门,自省外大批调进意蜂约4000群,引种及扶持生产的资金共计17.9万元。还 多次联合召开各种养蜂生产会,组织现场参观、培训养蜂人员近千人次。各级业务部门也充实了养蜂干部加强第一线工作。到70年代末,全省意蜂发展到3.5万群。据调查,黔西南州1979年有蜂1.4万群,仅兴义县就有意蜂场116个,养蜂6550群。

客蜂入黔始于60年代始。70年代后,省外蜂场逐渐增加,每年客蜂达3万余群。客蜂入黔,带来了蜂种、技术,增加了当地蜂产品产量。1978年,全省蜂蜜收购量首次突破1000吨。

3.调整恢复及稳步发展时期(1980-1990年)

1979年前后,贵州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来占主体的国营、集体蜂场相继下放解体,蜂具、蜂群分给个体。1983年蜂蜜由统购统销改为多渠道议购议销后,原有的销售渠道不畅,加工出口萎缩,蜂蜜滞销,蜂王浆价格暴跌,使刚发展起来的养蜂场受到挫折,迫使部分蜂农弃蜂改行,全省意蜂降至1万群左右。1985年,一向作为意蜂重点县的兴义,仅存蜂场20个,养蜂1800群,分别比1979年下降82.8%和72.5%。80年代前半期意蜂生产出现低潮。当时,为寻找出路,养蜂业内部及时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了多渠道经营,发展产品加工。一些蜂场也努力提高养蜂技术,改变以往单一经营的方式,开展蜂王浆、蜂花粉生产,部分蜂场还参与了流通经营,大大提高了蜂场的经济效益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终于经受住了低潮时期的考验。1985年,蜂产品产销开始回升。到1987年,全省意蜂场恢复到454个,养蜂20053群。80年代后期,贵州农村涌现出了一大批新的养蜂能手,养蜂30-120群的蜂场占全省蜂场数的71.7%, 一支稳定的养蜂队伍基本形成。养蜂生产取得了稳步发展。80年代末期,蜂蜜产量达1600-1800吨。

(二)推广中蜂活框饲养技术

贵州中蜂活框新法饲养推广工作始于1956年。贵州省农业厅养蜂专家刘继宗(1909-1986)在推广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56年他在贵阳农校任教时,就提出了中蜂“三改”技术,开始从事中蜂改良工作。在他的积极推动下,1957-1959年,金华农场及正安、湄潭等10多个县,开展了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推广工作,许多社队都办起了养蜂场。遵义县鸭溪区6个中蜂场改良中蜂248群,平均群产蜂蜜25kg,最高达50kg,较传统方法饲养群产提高5-10倍。1960年,省农业厅在鸭溪召开了全省养蜂现场会,总结交流中锋改良的经验教训。1964-1973年,省农业厅以正安、道真、开阳三县为基点,以点带面,推向全省。1965年,在正安召开了全省养蜂工作会。此后,省、地、县又连续8次在遵义地区举办技术培训班,共计培训520余人次,大大加快了全省中蜂改良的步伐。至1967年,仅正安、道真、 开阳三县即建起集体蜂场183个,活框饲养中蜂3434群。1973年,正安县8个区活框饲养中蜂8520群,占蜂群总数84.4%,年产蜂蜜15万公斤,为全省之冠。通过近10年的努力, 全省半数以上的县市都开展了中蜂活框饲养。1973年,活框饲养量达2.8万群,收购商品蜜392.5吨, 较10年前即活框饲养推广初期的1963年增加了1.24倍。1974年,贵州中蜂受到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危害,损失达70%-80%。对此,省农、商、贸部门非常重视,连续召开生产会,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对策,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经过几年的工作,该病基本得到控制。1977年全省中蜂恢复到7万群。1985年,全省中蜂恢复到13.5万群,其中活框饲养的中蜂为1万群。

(三)蜂业现状

1.养蜂生产

80年代末,贵州共有蜜蜂16.5万群。其中中烽13.5万群,约占全省蜂群总数的81.8%,意蜂3万群。意蜂在交通便利、蜜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后,中蜂的分布范围退缩到了交通不便的山区,且90%左右为传统饲养。故大部分蜂产品主要靠意蜂生产。

贵州大宗蜂产品主要是蜂蜜、蜂王浆、蜂花粉。1974年以后,意蜂迅速发展,入黔客蜂增多,蜂蜜产量和收购量有所增加,1978年全省蜂蜜收购量突破1000吨。80年代,全省蜂蜜年产量在1500-2000吨之间。60年代,省农业厅、省农业科学院、省农业学校等单位开展了蜂王浆生产试验。70年代,部分蜂场开 始取浆。 80年代中、后期,蜂王浆生产逐渐普及,产量逐年增加,至1988年,全省生产蜂王浆10吨。贵州1983年后才开始生产蜂花粉,1988年产量达30吨。

贵州蜂场(意蜂)按经营方式划分,饲养意蜂的养蜂场可分为兼业与专业两种。兼业蜂场受资金、劳力、技术条件等限制,规模较小(30群以下),亦蜂亦农或兼营其它。专业蜂场养蜂收入约占总收入的80%-90%。1987年对200个蜂场调查的结果,专业场占42.5%,兼业场占57.5%。同期对187个蜂场的规模进行统计,30群以下的养蜂场占28.4%,30群以上、60群以下的养蜂场占34.2%,60群以上的养蜂场占37.4%(其中的群以上的大场占12.3%)。

养蜂场的经济效益,一般与蜂场规模、专业化程度有关。大中型蜂场除抓好蜂蜜生产外,一般都比较重视蜂王浆生产。从不同规模蜂场的生产水平和产值结构分析,大场年平均群产蜂蜜43.7kg;群产蜂王浆0.39kg,蜂王浆占养蜂总收入的50.4%。中型蜂场年平均群产蜂蜜21.7kg;群产蜂王浆0.26kg,蜂王浆占养蜂总收入的43.9%。兼业蜂场年均群产蜂蜜28.9kg;群产蜂王浆0.07kg,蜂王浆只占其养蜂收入的9%。

由于贵州省蜂场的蜂王浆、蜂花粉产量均较低,因而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很大。

2.蜂产品流通与加工

(1)蜂产品流通

贵州蜂蜜除少部分由加工厂家自购和养蜂员自销外,土产、外贸一直是主要经营部门。1986、1987 年土产部门收购量分别为320.8吨和200吨,外贸收购量分别为583.9吨和772.1吨,两家合计收购量分别占当年总产量的50.3%和69.4%,占成交商品蜂蜜的77.1%和80%。1983年蜂蜜改为三类物资后,一些单位(主要是农牧部门)和养蜂员个人进入蜂蜜流通领域,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经营的新局面。例如,遵义县畜禽服务公司1986、1987年就分别购销蜂蜜118吨和85吨。 占全省当年成交商品蜜的7.2%和10.1%。

贵州商品蜂蜜的主要流向是:省内卷烟业消耗量约400吨,占21.6%;制药、饮料150吨,占8.1%,市场零售500吨,占27%;调往外省及供口岸出口约600-800吨,占32.4%-43.3%。

1987年前,贵州外贸蜂蜜只能调往上海、 天津等口岸。1987-1990年,省外贸先后委托贵阳凯福糖果厂、新天食品厂加工, 向日本、香港、欧洲出口蜂蜜300吨。80年代初期,省内蜂王浆和蜂花粉购销渠道不畅。自1984年开始,省外客商来黔设点收购。因此,绝大部分蜂王浆、蜂花粉销往江苏、浙江、四川等省加工或出口。

(2)蜂产品加工业

贵州蜂产品加工业起步较晚,基础薄弱。80年代后期,全省有5个厂家加工蜂产品。蜂产品加工量少,年需蜂蜜约500吨,蜂王浆仅100-150kg,蜂花粉700kg,年加工产值近60万元。

四、养蜂科研与教育

(一)科研与学术交流

60年代,贵州农业院校、农牧部门开展过一些养蜂科研工作。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养蜂科研相应得到加强,省农业科学院、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先后充实了养蜂科研人员。1983年后,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设置了禽蜂研究室。全省科技人员就中蜂活框饲养推广、遗传育种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有14项科技成果获得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奖励。其中正安县“中蜂新法饲养推广”获1973年全国农业科技成果奖;“蜜蜂性腺的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作用”获1988年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贵州中蜂资源调查及共开发利用研究”获1987年省级科技成果三等奖。

50年代以来,贵州养蜂工作者在省内外杂志及报刊上发表论文、实验报告近70篇。其中被全国性学术组织评为优秀论文的有9篇。庄德安的“蜜蜂始原再探”被第31届国际养蜂会录选;另一篇“西方蜜蜂雄蜂与母蜂性腺的相关性”入选为第16届世界遗传学会会议论文。

由贵州学者编著、正式出版的养蜂书籍有;《蜜蜂的饲养管理》、《简明养蜂技术问答》、《养蜂新技术》。

(二)养蜂教育

据不完全统计,自1975年在贵阳农业学校举办首届养蜂培训班以来,到80年代末期,省地县农业主管部门以及土产、外贸先后举办各类养蜂培训班共计47期,培训人员达2568人次,并先后有35人参加过农业部、中国养蜂学会举办的各类师资、质检、蜂产品加工、蜂保、蜂疗培训班。

1956年春,省农业学校首开养蜂课,由刘继宗执教,1958年省牧校亦设养蜂课;1961-1963年,省农学院牧医系设养蜂选修课,1981-1988年,该院果蔬专业亦将养蜂列为选修课。1980年,黔南民族农校开设养蜂课。

五、管理体制

(一)养蜂管理机构

贵州省养蜂主管部门为省农业厅畜牧局及各级农牧部门。1987-1991年,兴仁、德江、思南三县先后成立了养蜂管理站,在参与流通、供应蜂具蜂药、安排场地、实施技术指导、提供系列化服务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已初步取得了成效。

(二)社会团体

贵州省养蜂学会于1980年成立,首届理事长刘继宗,会员58人。80年代末,会员发展为120名。1985 -1990年,又相继建立了黔东南州及道真、兴义、兴仁、德江、沿河、锦屏、务川、思南、金沙等 9 县养蜂协会。各级养蜂学会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在指导生产、加上、推广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加强人员培训、提供技术咨询和商品信息等方面做广大量工作,对80年代贵州养蜂业的恢复和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引自《中国蜂业》(农业出版社,1993)

1715
更多你需要的文章请点击: 生姜蜂蜜水什么时候喝最好  蜂蜜怎么喝  冠生园蜂蜜  喝蜂蜜水会胖吗  百花蜂蜜价格 
本文链接:https://www.zhfengmi.com/show/38-86934.html [复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链接)
本文手机链接:https://m.zhfengmi.com/show-38-86934
中华蜂蜜网官方微信-蜂蜜知识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