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知花蜂蜜网 回首页

【蜂奥·头条】国人的蜜蜂情结

2017年04月21日 16时06分47秒 来源: 互联网
导读:欢迎收看 蜂奥蜂胶蜜蜂文化系列专题第四讲:国人的蜜蜂情结 中国古代蜂业发展的漫长历史,即是对蜜蜂王国奥秘和蜂产品奇妙作用的探索过程。蜜蜂与医药、

欢迎收看
蜂奥蜂胶蜜蜂文化系列专题第四讲:国人的蜜蜂情结
中国古代蜂业发展的漫长历史,即是对蜜蜂王国奥秘和蜂产品奇妙作用的探索过程。蜜蜂与医药、宗教、民俗、文化艺术融为一体,产生了耐人寻味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流传至今。
古往今来,人们为颂扬蜜蜂的勤劳勇敢和对人类的奉献精神,创作了许多诗歌、散文、小说、绘画、舞蹈等文艺作品,构成了中华民族宝库中丰富多彩的蜂业文化。
1 传说与故事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在兴兵伐封时(公元前1066年前后),某日,军旗上聚集了许多蜂,于是被人们认为是大吉大利的预兆,即命名军旗为“蜂旗”。
江苏那县有一个名闻遐迩的古迹,即梁王城的“九女墩”。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的梁王不养一兵一卒,只养鹅、鸭和大群大群的蜜蜂。每当外寇入侵时,击鼓为号,鹅鸭进城躲避,蜜蜂倾巢出击,专鳌敌人的面部和战马的眼睛,因此每战必胜、富甲一方。梁王生九女,一次梁王外出,叮嘱女儿们:“唯鼓勿动。”女儿们出于好奇,于是击鼓蜂出。因蜜蜂未遇敌情就直飞前方,女儿们又不掌握收蜂的信号,结果蜜蜂一去不复返了。梁王见状大怒,便活埋了九个女儿,即是今日的九女墩遗址。
宋初徐铱(公元916年~991年)所著《稽神录》记述江西临川一书生应举赶考,夜见村舍求宿。一老翁出见日:“吾舍窄,人多,客一榻可矣。”客至其家,见屋子很小,菜肴却十分甘美,入睡时听到嗡嗡声,天亮醒来发现自己竟躺于田野,旁有一大蜂窝,蜂鸣嗡嗡。书生平素患的风湿病痊愈了,认为是蜂神所为。此虽为传说,但蜂鳌能治愈风湿病确是事实。
明太祖朱元璋相信天命,他登基之后,听说河南洛阳有个姓李的生辰八字与他相同,就认为李是他争权的对手从而起了杀心。当他召见之后却又放心了。原来姓李的是一个养了13群蜜蜂的老头,虽然与他所统辖的十三省布政司的数量一样,但其实质是霄壤之别。
2 精美的工艺品
云南出土的文物“战国铜臂甲”上,刻有虎、豹、猪、蜜蜂等几种动物。这是当时的崇拜物刻在铜臂甲上,大概是作为吉样的象征吧!战国时期采用的烛蜡铸造法,是用蜂蜡加部分动植物油做模具的内模,铸造出的青铜器光滑精美。
驰名中外的蜡染工艺品,始于公元前200多年的汉代,蜡染纺织品成为历代皇宫的贡品,相传至今仍备受人们青睐。贵州省安顺现已建立了“中国蜡染村”,并举办贵州蜡染艺术节,吸引了许多前往观光和经商的人士。
1987年在陕西法门寺真身宝塔地宫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中,有两个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婆双蜂团花纹缕孔银香囊”,以蜜蜂为主体图案,光耀夺目,其工艺之精美,无不令人赞叹。
3 文学作品
【蜂奥·头条】国人的蜜蜂情结
古代的诗人、文学家的一些有关蜜蜂的作品耐人寻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不少诗歌中,都有赞美蜜蜂和蜂产品的诗句,如:“蝶双知伉俪,分蜂见君臣,蚕老黄成不庇身,蜂饥蜜熟属他人。”
李商隐服过蜂花粉后精神振奋,留下如下诗句:“健我精神谢粉脾,花间蜂儿住东西,”“粉脾滋身无价宝,仙人何如养蜂人。”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蜜酒歌》(见《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卷二十一)是这样的:
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
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
世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
这首诗不仅记述了酿制蜜酒的发酵过程,同时给人以艺术作品美的享受。
【蜂奥·头条】国人的蜜蜂情结
随着人们对蜜蜂认识上的深化及当代宣传手段的进步,迄今,我国已摄制了有关蜜蜂的影视片上百部,仅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就有20多部,其中《蜜蜂王国》这部科教片,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科普价值。
数十年来,中国的报刊杂志经常刊载以蜜蜂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各地还出版发行了同样题材的儿童读物、连环画、绘画、书法、小说等。1963年王敬东编著的《蜜蜂的故事》一书,集趣味性、科学性、通俗性和可读性为一体,以图文并茂的巧妙手法,从蜜蜂的生活与行为开始,一直描述到蜜蜂为农作物授粉,以及蜜蜂恩赐给人类的各种蜂产品的价值。该科普读物问世后,深受广大青少年所喜爱,曾再版多次。
1982年翻译出版的日本小说《养蜂娃》,作者岩京子通过随父养蜂的艰苦生活和劳功,以及对蜜蜂生物学的观察,生动地描述了工蜂的勤劳、爱护集体、勇于自我牺牲的优良品质,给人以如下启迪:蜜蜂精神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1987年出版的《蜜蜂王国见闻》,作者周天先生是业余养蜂者,他用文学手法,把蜜蜂生物学特性、蜜蜂对人类的无私奉献及古今的中国人如何去发展这项事业等进行了描述和议论,既是文学作品,又具有科普教育意义。
1989年辽宁李海风所著《蜂国情趣》,是以蜂学理论为科学依据,着重描述了蜜蜂的情与趣,为读者展现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蜜蜂夭地。
当今人们给蜜蜂冠以“农业之翼”,给养蜂业冠以“甜蜜的事业”的美誉,称赞蜂产品为“健康之友”。人们还把美满幸福的生活比作“甜蜜”,新婚佳期比作“蜜月”,在蜜月里还要喝蜜酒,以示喜庆和幸福。这些都说明人们对蜜蜂的好感,对这项事业的理解和支持,这就是中国蜂业发展的动力和前景之所在。
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对养蜂业极为关心。1960年1月16日,朱德委员长写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信中风趣地说:蜜蜂是为农作物授粉的“月下老人。” 并于1960年2月27日亲笔题词:“蜜蜂是一宝,加强科学研究和普及养蜂,可以大大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获得多种效益”。
             (朱德委员长1960年视察蜜蜂所)
朱德委员长的手迹及其题词复制品,现已为养蜂界广大同仁作为艺术珍品和不朽遗训,永久收藏。
1975年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之际,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委托中共中央代表团把《养蜂促农》的影片送给西藏人民,并指示代表团负责同志说:这部影片很能启发人的思想,请你带给西藏的同志们看一看。又说,把蜜蜂的生活写出来多好啊!很有意义……。
国家领导人的谆谆教诲,是一盏指路明灯,是国人行动的准绳,它将永远激励着国人像蜜蜂一样,为人类作出无私奉献,为中国蜂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发前进。
更多你需要的文章请点击: 进口蜂蜜品牌  鸡蛋蜂蜜  蜂蜜价格  抗肿瘤  蜂蜜包装 
本文链接:https://www.zhfengmi.com/show/40-16559.html [复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链接)
本文手机链接:https://m.zhfengmi.com/show-40-16559
中华蜂蜜网官方微信-蜂蜜知识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