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知花蜂蜜网 回首页

蜂业论坛|长白山区蜂业发展的资源潜力及对策

2018年09月11日 09时32分58秒 来源: 互联网
导读:长白山区位于我国东北部,下辖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更是我国重要的蜜粉源基地。 1 长白山区自然资源

长白山区位于我国东北部,下辖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更是我国重要的蜜粉源基地。
1 长白山区自然资源
长白山区为温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受长白山脉走向的影响,天池南坡和西坡降水较为丰沛,积温略高,而天池北坡则降水偏少,积温偏低。长白山区春季风大干燥,夏季短暂,温凉多雨,秋季凉爽多雾,冬季漫长多雪,年均气温2.0〜7.0℃,年均降水量700〜1 400mm。长白山复杂的地形和气候为多样的植被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
长白山所在的吉林省主要山脉是由大黑山、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老爷岭、牡丹岭等组成的长白山系,是全国重点林业省份之一,森林资源丰富,全省森林覆盖率为43.2%,林地面积804.5万hm2,果园0.4万hm2,草原11.3万hm2,蜜粉源植物资源丰富。全省现有野生蜜粉源植物共61科170属340种,其中主要野生蜜粉源植物17科33属38种,辅助蜜粉源植物58科148属296种,长白山区被誉为“东方蜜库”。椴树是长白山区最重要的蜜粉源植物,主要分布在延边、吉林、通化、白山4个地区20余个县市,面积约40万hm2。槐树(包括山槐、刺槐等)、胡枝子以及向日葵也是具有长白山区特色的重要蜜粉源植物资源。另外,柳树、山荆子、稠李、月见草、唐松草、黄檗、猕猴桃、大蓟、小蓟、蓝萼香茶菜、地榆、香薷等上百种野生山花蜜粉源,为蜂群的繁殖和蜂蜜、蜂王浆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 长白山区蜜蜂资源
蜜蜂属(Apis)包括9个独立的种,然而与人们生产、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主要是东方蜜蜂(A.cerana Fabricius 1793)和西方蜜蜂(A.mellifera Linnaeus 1758)。
2.1 中华蜜蜂
中蜂是东方蜜蜂种的指名亚种,为我国特有。长白山中蜂属于其中的东北生态型,是中华蜜蜂的典型代表。长白山中蜂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区东部的高海拔区和中西部低海拔浅山地带的吉林省境内。调查发现:长白山中蜂主要分布在吉林的桦甸、蛟河、永吉、磐石、舒兰、安图、敦化、和龙、汪清、辉南、梅河、柳河、集安、通化、长白、抚松、临江、靖宇等20多个县市,辽宁的桓仁、宽甸、新宾以及黑龙江的密山、虎林、饶河等县市的部分山区也有分布。
长白山中蜂王产卵力好,繁殖力强,自然蜂群中,有能维持15张脾的强群。中蜂喜爱分蜂的特性,决定了蜂群的快速繁殖,为自然条件下中蜂种群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长白山中蜂越冬性能极佳,可在石穴、树洞内越冬,无需特殊包装保温,可经受-40℃恶劣环境的考验。另外,中蜂越冬节省饲料,饲料消耗量约为西方蜜蜂的1/3。长白山中蜂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强,能够抵制多种外来病敌害的入侵和不利生态环境的迫害。长白山中蜂生产性能卓越,综合生产效率比西蜂高20.7%〜26.7%,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长白山中蜂既能利用大宗蜜粉源,又善于发现和采集零星蜜粉源,是当地虫媒作物主要的传媒昆虫之一,其授粉价值远远超过养蜂本身价值,兼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2 西方蜜蜂
西方蜜蜂是世界蜂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饲养规模最大的蜂种。目前,我国蜂业用于生产的西方蜜蜂主要包括引入蜂种加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高加索蜂等、地方蜂种如浙江浆蜂、新疆黑蜂和东北黑蜂等和培育品种如喀阡黑环系蜜蜂品系、浙农大1号意大利蜂品系、松丹蜜蜂配套系等。
长白山区现有西方蜜蜂20多万群,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养蜂户饲养规模不大,其中饲养150群蜂以下规模的蜂场占92%。调查显示,吉林省各地区饲养蜂种单一,有68%的养蜂户全蜂场只饲养1个蜂种,饲养2个蜂种的蜂场占26%。养蜂生产中使用的多为杂交种蜜蜂,其中蜜型蜂种比例最大,占84%,而以生产王浆为主的蜜浆型及浆型蜂场只占调查总数的16%。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培育的松丹1号蜜蜂、黑环系蜜蜂及蜜胶1号蜜蜂在吉林省的养蜂业中占有优势地位,省内64%的蜂场饲养此3种蜜蜂。从体色上看,吉林省饲养的蜜蜂以黑色蜂种为主,这主要是考虑蜜蜂的越冬和蜂蜜的生产等指标的需要。
3 长白山区蜂业发展对策
长白山区蜂业自然资源优势显著,蜂种供应充足,蜂业科技力量雄厚,蜜蜂产业化发展潜力巨大。
3.1 保护和扩繁中蜂特色资源
长白山中蜂几经进化与发展,以其优越的适应力和生产能力,成为当地蜂业生产的当家品种。长白山中蜂是珍贵的中华蜜蜂遗传资源,经济性状优良,但是却处于濒危状态。20世纪20年代,西方蜜蜂的大量引进和快速发展,引发了中、西蜂种间的生存竞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蜂进入衰落时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白山区整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西蜂势力的锐减,长白山中蜂又出现了初步的复兴趋势,这一特色资源仍然亟待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
3.1.1 建立长白山中蜂自然保护区
中、西蜂种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食物竞争、盗蜂侵袭和交尾干扰等方面,中蜂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在中、西蜂竞争中其劣势的存在。2011年,国家农业部批准建立了国家级长白山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在长白山中蜂分布区内的集安、桦甸、安图、长白、抚松、辉南6个县市建立了10个长白山中蜂保护小区并授牌,这次在长白山中蜂的原产地建立保护小区,总面积为3 180 km2,拥有长白山中蜂1 723群。国家级长白山中华蜜蜂自然保护区将有计划地逐步扩大,保护区内的中蜂种群数量也将逐年增加。合理规划中蜂的分布与生产,缩小中、西蜂种间竞争,将实现中蜂特色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最大统一。
3.1.2 加强中蜂公益宣传,扩大业余养蜂生产
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蜜蜂作为农作物最重要的传媒昆虫,为农作物授粉的价值远远超出了蜂产品本身的价值。中蜂产品作为绿色纯天然高级营养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加强中蜂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宣传十分必要。
长白山区中蜂饲养多为业余形式,业余养蜂多集中于村庄住所附近,远离蜜粉源集中的偏远地区,没有了西蜂的竞争和干扰,中蜂的生存和发展有了保障。对于业余养蜂者而言,蜂群饲养量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户饲养中蜂10〜20群,不会影响其他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如果当地辅助蜜粉源条件好,饲养技术熟练,每户饲养量可增至40〜50群。扩大长白山区业余养蜂生产,增加中蜂饲养总体数量,挖掘中蜂资源潜力,使中蜂分布呈星罗棋布之势,业余养蜂将成为长白山中蜂养殖这一特种产业的新亮点。
3.1.3 加快优良中蜂新品种的培育和扩繁
中蜂的繁育包括自然繁育和人工繁育2种途径。在长白山区现有生态条件下,自然繁育受到一定的局限,已经满足不了中蜂资源复兴、发展的需求。中蜂人工授精技术是蜂种定向培育有效和必要的手段,这一技术已经突破,并且逐渐成熟和完善,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在较短的时期内,定向选育出抗病、高产的优良中蜂新品种,并且大量推广和扩繁,是保护和扩大长白山区中蜂资源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3.2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蜂业发展水平
3.2.1 加强蜜蜂病敌害研究,建立蜜蜂病敌害综合防治体系
近年来,蜂群崩溃失调(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简称CCD)给世界养蜂业造成严重损失,是一种导致蜜蜂巢内大量工蜂突然消失的现象,原因至今不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蜜蜂疾病的研究再一次成为蜂业发展的热点,蜜蜂病理学、蜜蜂生物防治技术、蜜蜂病敌害检测技术、抗病蜂种的选育等方面也将会突飞猛进地发展。
针对长白山区蜂业发展现状,着手解决养蜂户切身关心的问题,加强蜜蜂病敌害的相关研究,建设蜜蜂病敌害诊断平台及蜜蜂病敌害防治体系,将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蜜蜂病敌害防治体系的建设包括蜜蜂病敌害的防疫、诊断及治疗等几个方面。蜜蜂病敌害的防疫首先要进行外来病敌害的免疫检测,同时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饲养强群;选用优质的蜜蜂饲料,提高蜜蜂体质;选育抗病种王,采用生物技术辅助育种;提供优良的饲养环境,避免环境污染;进行必要的药物预防等。蜜蜂病敌害的诊断可从蜂场、蜂箱、实验室等多方面着手,采用多种方式,建立蜜蜂疾病诊断平台,加强蜜蜂疾病诊断的科研能力,帮助养蜂户确定蜜蜂健康情况,派遣相关专业人员亲自到蜂场进行现场诊断服务。蜜蜂疾病治疗体系包括病群的处理、物理治疗方法、化学治疗方法、生物治疗方法等。
3.2.2 推广良种良法饲养蜜蜂,提高种王利用率
优良的蜜蜂品种是养蜂夺得高产稳产的基本前提,针对长白山区蜜蜂种性混杂的情况,需要不断宣传和推广蜂蜜、王浆、蜂胶等高产蜂种,从各个渠道让蜂农尝到良种饲养的甜头,使他们从根本上接受优良高产蜂种,这样,以一带百,逐渐使蜜蜂产业步入良性发展的正轨。除了饲养良种蜜蜂以外,良好的饲养方法也能够大大增加蜜蜂养殖效率,显著提高各种蜂产品产量,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蜂业论坛|长白山区蜂业发展的资源潜力及对策
3.2.3 优化蜂种结构,提高蜂业生产综合效益
长白山区养蜂业蜂种结构简单,养殖收益较低。多数蜂农以采椴树蜜为主,只有部分蜂农兼顾蜂花粉及蜂胶的采集,王浆生产较少。养蜂户一般只饲养1〜2个蜂种,蜂种结构的单一,必然会导致蜜蜂产品的单一化。长白山区椴树泌蜜具有大小年现象,隔年丰产,并且有些年份椴树开花不好或受气候、病虫害等影响,流蜜减少,而一旦蜂蜜歉收,蜂农的经济利益就难以保障。王浆生产则不然,只要外界有蜜粉源,蜜蜂都会正常繁殖,可以生产王浆。王浆、蜂胶等蜂产品,可以弥补单一蜂产品效益的不足,使丰年丰收,歉年至少保本,养蜂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养蜂生产。
3.2.4 合理安排放蜂路线,充分利用蜜源资源
长白山区蜜粉源植物种类繁多,蜜源储备量大,交通便利,养蜂者可以采用定地饲养或者采用短途小转地的形式追花逐蜜。可以根据椴树泌蜜大、小年的现象来确定合适的转地路线。短途转地路线主要有以下几条:
(1)4月山花场地—6月下旬椴树场地延吉、
吉林、白山、通化—7月下旬胡枝子场地—越冬。
(2)4月山花场地—6月下旬椴树场地延吉、
吉林、白山、通化—8月向日蔡场地(白城、松原)—越冬。
(3)4月山花场地—6月下旬椴树场地延吉、
吉林、白山、通化—7月下旬胡枝子场地—8月向日葵场地(白城、松源)—越冬。
(4)4月山花场地—5月刺槐场地—6月下旬椴树场地延吉、吉林、白山、通化—7月下旬胡枝子场地—8月向日葵场地(白城、松源)—越冬。
3.3 提倡规模化、标准化养蜂,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养蜂要发展,要形成大产业,必须走规模化和标准化道路。推广养蜂技术,提高养蜂效率,扩大养蜂规模,提倡标准化蜜蜂饲养,使养蜂生产具有易于管理、易于产品销售、易于控制蜂药污染、易于引种换种以及易于宏观控制等特点,大大增强蜜蜂产业发展能力,利于蜂业生态建设。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采取有效鼓励措施,建立养蜂业长效发展机制,使长白山区养蜂业步入快速、可持续发展轨道。
3.4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蜂产品
长白山区出产多种名优特产,享誉海内外。蜜蜂产品主要包括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蜡、蜂毒和蜂蛹虫及其深加工制品等。加大科技投入,开发具有长白山地方特色的蜜蜂产品是振兴长白山区蜜蜂产业,发展地方经济的有效途径。
3.4.1 转变观念,坚持生产成熟蜜
传统的中蜂蜜生产,多为年终一次性采收法,均为高浓度成熟蜂蜜,质量上乘,中蜂蜜为四季百花蜜,属于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蜜香浓郁,口味复杂圆润,回味绵长,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现代西方蜜蜂饲养,由于利益的驱使,为了追求蜂蜜的产量,多数养蜂者从事未成熟蜜的生产,未成熟蜜缺乏成熟蜜所具有的许多优良特性,营养价值大打折扣,市场十分不景气。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蜂农坚持生产成熟蜜,保证蜂蜜的品质,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赢得民心,占领市场。
3.4.2 开发功能型原蜜
长白山区蕴藏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其中有许多种类属于重要的或辅助的蜜粉源植物。可以有目地的在药用植物分布区适时采收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纯天然功能型特种原蜜,如桔梗蜜、人参蜜、黄芪蜜、香薷蜜、益母草蜜、大豆蜜等。利用蜜蜂生产药食兼用的功能型蜂产品,在人们保健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3.4.3 批量生产原生态巢蜜
巢蜜保持了蜂蜜本身固有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更加赋有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的美誉。巢蜜产品的问世,将迎合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市场潜力较大。蜜蜂巢蜜生产技术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巢蜜生产大有可为。
3.4.4 促进产品深加工,提高蜂产品附加值
蜂产品的营养保健功效已经逐渐为广大消费者认可和推崇,但是,我国蜂产品加工技术还很落后,仍然处于原料包装和初加工水平上,产品单一,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薄弱,即使在国内,也仍然属于粗放式经营模式。落后的蜂产品加工业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养蜂经济的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科技开发实力,扶持蜂产品龙头企业,大力开发高附加值和具有地方特色的蜂产品以及生物制药新技术,促进蜂产品深加工,推动蜂产品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是未来蜂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3.5 大力推广和发展蜜蜂授粉产业
蜜蜂授粉不仅是世界养蜂业、更是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产业,蜜蜂授粉对农作物的经济及社会价值远远高于蜂产品本身的价值,蜜蜂授粉对维持、保护和促进生态平衡,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利用蜜蜂授粉可使水稻增产5%,油菜增产18%,部分果蔬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并将大幅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蜜蜂授粉是一项很好的农业增产提质措施,每年我国蜜蜂授粉促进农作物增产产值超过500亿元。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大力发展蜜蜂授粉产业,根据养蜂业的特点以及养蜂业与农业的特殊关系,在城郊及特种经济植物种植区大力发展蜜蜂产业,使蜜蜂饲养与植物种植相辅相成,不但为农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也为养蜂业的发展谋求新路。长白山区尚未形成蜜蜂授粉产业规模,甚至有些菜农、果农由于知识缺乏,拒绝蜂农在附近放蜂。这就需要上级部门组织培训学习,需要养蜂科技部门传授授粉技术及相关知识。发展蜜蜂授粉产业,将是长白山区蜂业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大有可为。
3.6 以人为本,科技兴业
人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以人为本,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软环境,使真正具有实力的蜂业精英脱颖而出。调查发现,养蜂者年龄多为40岁以上,占调查总数的76%。其中,60岁以上的养蜂者为28%,而30岁以下的养蜂者极少,男性养蜂者为调查总数的96%,这都为养蜂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这就需要各级政府为养蜂业制定出一系列优惠政策,着重培养一大批年轻的养蜂技术人才,以使蜂业的接力棒能在青年一代继续薪火相传。要着眼于蜂业人才总量的增长和人才素质的提高以培养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蜂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相关各级各类蜂业人才协调发展。要培养蜜蜂饲养和蜂产品开发经营的科技型人才和经营管理型人才,建立庞大完整的蜂业科技服务网络。坚持每年在养蜂户集中的地区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培训各类蜂业人才。一线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和锻炼,加大实际工作中改革创新的力度,为蜂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蜂业论坛|长白山区蜂业发展的资源潜力及对策
精彩链接:
刘姐说蜂|话说蜂花粉---揭开神奇的蜂产品之谜(之二)
蜜蜂授粉|谈吉林西北部向日葵花期蜂群的秋衰
小蜜有话|石蜜那么多,真相有几个
小蜜有话|想长命百岁么?请选择这个职业——
蜜蜂育种|科学利用评价蜜蜂良种
饲养技术|长白山区定地养蜂增收的几项措施
蜜蜂文化|东北地区蜂种的血统结构
蜂种推介|蜜胶一号,蜜胶就是好
养蜂技术|学会箱外观察,养蜂运筹帷幄
长按二维码,欢迎关注吉林蜂研微信公众平台
平台功能
发布蜂业信息
传播蜜蜂文化
介绍优良蜂种
推介科研产品 
宣传蜂类授粉
进行研发推广
践行科技扶贫
建设生态产业
蜂研蜂采
文/泽华
吉地松江续长白,
椴黄应香槐。蜂飞促农提质效,研发扶贫保生态。创制良种遍华夏,
新锐熊蜂授粉来。发掘乌拉蜂文化,展翼启航百花开。
责任编辑:小蜜
更多你需要的文章请点击: 蜂蜜  蜜蜂养殖技术视频全集  蛋清蜂蜜面膜的功效  中华蜜蜂养殖技术  蜂蜜加醋的作用与功效 
本文链接:https://www.zhfengmi.com/show/56-56687.html [复制] (转载请注明出处、保留链接)
本文手机链接:https://m.zhfengmi.com/show-56-56687
中华蜂蜜网官方微信-蜂蜜知识讲堂